書香與氣度
卞毓方
![]() |
人本網藝術鑒賞 |
我住在七樓,樓道出口挨著圖書館(在我眼裏,其實就是一個圖書室)。架上的書籍,清一色爲英文。這合著遊輪的身份,它是美國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司旗下的一艘。注冊地巴哈馬,通用的也是英文。
登船第一天,我就把架上的書籍浏覽了一遍,確信,沒有英語之外的文字;我感到遺憾,當然怪自己不擅英語,也怨船方缺乏地球村的目光。你看,聯合國除了英語之外,還規定了另外五種常用語,即阿拉伯語、漢語、法語、俄語、西班牙語。遊輪既然想把生意做到全世界,文字就不能閉關自守。
圖書館提供免費借閱,這很好,台桌擺著登記簿,你只要寫上書名、房間號,就可把書拿走。
從記錄看,借書的名單,日日在拉長,他們或許借回房間看,更大的可能,是坐在、躺在陽光下的甲板看。待在現場閱讀的,寥寥無幾。
首日,始終只有一位老先生,坐在沙發前排,專心致志地翻書。我心忖,他也許是圖書館管理人員。
晚餐後,老先生還守在那裏,更增加了我的猜測。
次日,海上航行,天的茫茫覆蓋著海的茫茫。圖書館熱鬧起來,都是和我年紀不相上下的老頭兒、老太太,大概嫌房間郁悶,甲板囂雜,聚到這兒,呼吸可嗅可聞而不可買賣的書香。
是晚,我借圖書館整理筆記。我之外,還有一位老先生。不是昨天見到的那位,年紀更大,頭發更白。
誰都不說話,他看他的書,我寫我的筆記。
兩小時後,老先生依然沒有離場的意思。我得撤了,我想到要寫一篇遊記,我喜歡躺在床上構思。
是夜,淩晨兩點,翊州出去打開水。
問他圖書館是否還有人。
有,他說,一個老太太。
釋然,不是那位老先生,他終于也撤了。
吃驚,接替他“崗位”的,竟然是一位老太太。什麽樣的老太太、在度假的遊輪上、夜這麽深了、仍然、待在圖書館看書?
第三天,發現泡圖書館的,都是白人老者。我沒有種族偏見,並不是說只有白種人才喜歡讀書。我只是呈述事實,指證的是圖書館現場。至于那些把書借走的,我無法核實。
對了,那天晚上,我遇見一組六人亞裔團體,占據了圖書館中間部分的沙發。不過,他們不是讀書,是玩牌。我沒能弄清他們的國籍,因爲人人如啞巴,只管用目光示意,用手指出牌,一聲不響。
順便提一下,我們一行二十四人的團體,曾想借圖書館一隅開會,館方不允許,理由正大得讓人無話可說:衆聲喧嘩。
第四天,感慨在圖書館流連的老人,一律著裝整齊。雖然不像出席船長晚宴那樣,恭而敬之地“正裝”。以首日邂逅、爾後時常碰面的那位老先生爲例,銀發紋絲不亂,短袖、長褲、皮鞋,在在都像量身打造,渾然一體而又活力四射。
第五天,驚訝沈醉在書香裏的老人,身材都保持得很好。似乎一跟書打交道,就等于進了健身房,不論男女,都胖瘦得衷,修短合度。
是的,那些滿甲板轉悠的超級肥胖族,一個也沒有在書架前出現。他們,請原諒我的一葉障目,他們留給我的典型鏡頭,就是手抓一個印有皇家加勒比標志的大號水杯(價值一百多、二百多美金,持之可免費領取遊輪提供的十二種飲料),裏面盛了可口可樂、雪碧之類,一邊開懷暢飲,一邊翻看手機。
第六天,我半夜醒來,睡不著,爲了不影響翊州,跑到圖書館寫筆記。在那兒碰到兩位老者,一男一女,可能是夫婦,也可能不是,因爲一個前排,一個中間,而且互不言語,形如陌生,讓人難以定義。我選擇後排,奮筆疾書。臨了,打算回房,看到他倆像釘子那樣釘在座位,腰板筆挺,全神貫注,活像圖書館的某種象征。
第七天,也就是今天,遊輪從墨西哥的科蘇梅爾島返航。晚餐後,我去到圖書館,仍舊坐在後排,整理白日的見聞。末了,從挎包拿出一本中文書,堂而皇之地插上書架。
我想用這種方式提醒船方,圖書文種要爲遊客著想,尤其像我這種來自東方的少數遊客。
你問書的名字,對不起,我不便透露。
——不會是你自己的書吧。
哪能呢?你想,出境度假,誰還會帶著自己的書。再說,你看我像那種挖空心思、見縫插針、無恥推銷自己的人麽。
我自有我自己的、也是民族的尊嚴。
發布時間:2020/9/27 9:44:00,來源:爱思想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