洹北商城解開千古之謎
隨著洹北商城在河南安陽洹水北岸浮出水面,殷墟的傳統概念被改變,一些謎題終于被破解。但這座城址的意外出現,又帶來無數新的千古謎題,吸引著中華文明探索者們不斷前行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說,洹北商城是目前殷墟研究中最大的一個謎,是許多問題的症結所在。洹北商城到底是哪一位商王的都邑?是史料記載的“盤庚遷殷”的“殷”,還是“河(亶)甲居相”的“相都”?對其不同的解釋,直接導致對殷墟乃至商代曆史的不同解讀。
史料記載,商代曆史約600年,曾五次遷都。繼安陽殷墟發現之後,我國又陸續發現了鄭州商城、偃師商城、鄭州小雙橋等都城級商代遺址,但早商文化與晚商文化之間,一直存在著缺環。代表中商文化的洹北商城的發現,填補了這一空白。
洹北商城的發現者之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說,洹北商城解開了中商的謎團,使我們對商王朝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,其宮城的發現,也讓我們對商代中期宮殿以及殷墟城牆的模樣有了直觀認識,它還改變了對殷墟原內部布局的認識,但它帶來的問題和爭議也接踵而至,許多嶄新的課題破土萌發。
殷墟有衆多大規模殺祭的遺迹,四合院式的宮殿裏也有著不同的祭祀形式,有的是人祭,有些爲什麽是空坑?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頂部是什麽樣子的?它如何修補?土木建築如何防火?導致洹北商城廢棄的最後這場大火爲何燒得這麽快,是意外還是人爲?是王位之爭還是外敵所爲,文獻爲何沒有任何記載?
中國有著相對豐富的文獻。唐際根說:“現在看來,留存至今的文獻是不能輕易否認的,地下的考古材料經常證明文獻記錄是可信的。但文獻資料往往是只言片語,缺漏太多,地下考古資料極大地豐富著我們關于古代的知識。宮城的發現,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。”
“但從更深更廣的背景來重建殷商時期的生態環境、經濟生業、聚落形態、城址特點、人口規模、民族關系和社會結構等,還有待時日。”唐際根說。
發布時間:2008/11/21 7:29:00